日前,国务院批准设立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这是继国务院批复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获得的又一重要政策支持。
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位于天津港(爱股,行情,资讯)保税区空港物流加工区,规划面积195.63公顷。
“这是苏州综合保税区之后,内地第二个综合类的保税区。”该项目主要负责人、天津临空产业区办公室主任董魏忠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是目前中国内地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特殊功能区之一。董魏忠对早报记者表示,它的特点在于,既能实行出口加工区的政策,又兼有保税港区出口退税的优惠政策。
根据国务院批复,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实行封闭管理,享受与保税港区同样的功能和税收、外汇政策。与一字之差的保税港区相比,保税区功能更为齐全,它整合原来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等多种外向型功能区后,成为更为开放的一种形态,也更符合国际惯例。
封闭管理
所谓封闭管理,董魏忠表示,就是在区域一圈设置关卡,在物品出口的时候参照出口加工区的标准建设隔离监管设施。“其实和香港地区是类似的情况。物品进入综合保税区比较自由,但在出去时,就要严格按照进出口条例管理规定。”
据悉,天津滨海新区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和有关税收、外汇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设立洋山保税港区的批复》的有关规定执行。
同时,综合保税区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拓展相关功能,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
主要税收政策为:国外货物入保税区保税;货物出保税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国内货物入保税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保税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服务空客A320项目
据了解,综合保税区主要是为了配合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项目的顺利实施而建设的。“刚开始,空客等公司会进入保税区,然后会有很多配套的企业进入。”董魏忠说,“由于综合保税区在机场附近,所以我们要形成航空、物流等一条产业链。”而且,此次保税区建设对于建立北方航空货运中心,聚集航空产业项目,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董魏忠表示,在天津,海港的利用已经非常成熟,但空港的发展才刚开始。本次综合保税区的建设主要就是为了发展天津在空港方面独特的优势。“空港作为龙头,带动航空产业和国际货运吞吐量的发展,这对于天津滨海区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董魏忠分析道。
向自由贸易区再进一步
上海社科院外国投资研究中心主任李小钢表示,保税区的分化发展已是一种必然。而进一步转型为自由贸易区不仅是专家的建议,也已经成为许多保税区的努力方向。
目前的普遍观点是,B型保税区试点和区港联动很有可能升级成为具有真正意义的国际“自由港”。
所谓B型保税区,是指由多家保税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公共型场所,海关对保税物流中心(B型)按照出口加工区监管模式实施区域化和网络化的封闭管理。B型试点是为制造企业服务,为货物的原材料和成品提供物流操作平台。而区港联动的目标则是加工和转口,并以此成为国际性的航运和贸易中心。
而此次,天津综合保税区正是结合了B型保税区和空港的联动发展。董魏忠说:“这次批下来的综合保税区功能全,政策也全,适合长期稳定发展。”
据悉,目前,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天津海关和天津市有关部门正在按照国务院的批复要求,加紧制定综合保税区建设实施方案,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前提下抓紧建设,为尽早封关运作创造条件,推动空客A320系列飞机天津总装线项目顺利实施。
天津港保税区于1991年5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作为滨海新区的核心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保税区。
受综合保税区获批消息刺激,昨日以滨海能源(爱股,行情,资讯)为首的滨海新区概念的天津板块尾盘集体飙涨,多家个股涨停。
新闻附件
苏州范本再推广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设立了15个保税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的特殊经济发展区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接轨。
资料显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综合保税区在苏州。2004年5月11日,海关总署批准在苏州工业园区进行全国首家也是目前唯一的“海关保税物流中心(B型)”试点;同年8月3日,国家财政部、国税总局和海关总署联合发文,正式批准国内货物进入园区海关保税物流中心,视同出口,享受出口退税政策。
当时,就有专家指出,苏州的综合保税区为中国保税区的升级转型,探索出了一条较为成功的路径,有可能升级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自由港”。
今年3月,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召开的业务说明会曾宣布,近4年来,苏州综合保税区累计吸引入驻生产企业93家,物流企业23家,贸易公司16家,2007年全年监管货值突破389亿美元,已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