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是,单纯从贸易账户管理热钱的流入,并未见得能够立竿见影。其他渠道进入仍有很大的空隙
本报记者 左维
持续几个月来,“热钱”一直是国内“热度”最高的经济话题之一。7月2日,中国外汇管理局联合商务部、海关总署,将从7月14日起对出口收结汇实行联网核查管理。企业出口收汇应先进入特别的账户,然后由相关部门核实相关资金确为真实贸易所得方可放行。
这是国家对于“热钱”问题迄今为止出台的最大举措,无疑给“热钱”撒了一大把冷却剂。该举措的背景是,美元加息的强烈预期下,热钱撤出而导致金融问题的忧虑进一步加剧。
事实是,单纯从贸易账户管理热钱的流入,并未见得能够立竿见影。其他渠道进入仍有很大的空隙。
介入民间借贷
热钱进入渠道多达十余种,人们对热钱规模的判断,多来自外汇储备中正常的贸易顺差和外商投资之外那些可疑的巨额增量。
学者普遍认为,境外热钱流入中国主要有三大投资方向:股市、房地产市场和固定收益品种,包括人民币存款和固定收益的债券类投资产品。流入的方式则有:一种是虚假贸易,企业与国外的投资者可联手通过虚高报价、预收货款、伪造供货合同等方式,把境外的资金引入;其二是货币流转与转换;其三是地下钱庄。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日前发布报告,披露了2007年底到2008年4月,热钱进出A股市场的轨迹:境外资本在2007年下半年开始逐步撤离我国,而随着人民币对美元加速升值,在2007年底2008年初又开始回流,在2008年4月,次贷危机逐步趋稳,国际资本市场逐步好转时,资金再次大规模外出。
“先投资写字楼——再将写字楼抵押获得贷款——进而流入股市”,以这样的方式将手中的投资本金最大化,然后获取高额利润。这是另一种方式。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记者说,他在广东调研时发现,由于货币政策从紧,很多担保公司没有钱。可是他们不愿意失去客户,于是从香港就有钱汇进来,来解决他们的资金紧张,这些钱基本由个人在香港由外币直接兑换人民币而来。他认为,这种方式流进来的热钱占有相当一部分。
同时,在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控下,商业银行收紧信贷,沿海中小企业用资出现紧张,造成了实体经济中显见的资金短缺。房地产行业以及大批出口和就业所依赖的中小企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陷入艰难处境。这给热钱进入提供了新的机会,一部分热钱已经进入民间借贷市场。
从几年前的大举进入房地产市场到股票市场,到银行体系和民间信贷市场等——这正是近年来热钱进入中国的路径图。
趴在银行账户上
2008年1至5月,银行存款激增8000亿元比去年同期高出7000亿元。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的张明博士认为,今年以来人民币存款大幅增加,有两个主要因素:第一是A股市场下跌后,投资者资金从股市回流到银行系统;第二是热钱从股市和房市撤出后进入银行系统。
郭田勇对此反常现象解释说:“我认为在股市下跌的过程中,存款激增的原因不太可能是股民的钱从股市撤回。80%的股民被股市套牢,那么这部分激增的存款极有可能是热钱撤出股市,所以可以看到股市在下跌。”
今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升值近6%,全年预期可达10%。同时,自去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连续7次降息,而中国央行在去年连续6次加息,中美利差逐渐扩大。即使外资在中国银行(爱股,行情,资讯)系统中不动,一年也会赚取至少10%以上的稳定收益。
石油带来的新机会撤出股市存入银行的热钱,也许并不甘心10%的获利。
上海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周洛华认为,目前股市和楼市的成交量并不支持热钱涌入这些领域。他认为热钱在等待机会,等到油价和汇率都接轨时再出手购买低价的中国资产。
国际油价6月30日电子盘一度升逾143美元,再创历史新高。6月20日,中国政府调整了国内的油价以及电价,之前中国国内油价一直“按兵不动”,远离世界市场价格,政府以高额补贴形式补偿炼油企业以使国内油价保持低位。
周洛华认为,一旦油价和汇率都和国际市场接轨,中国资产价格将出现大调整。因为整个经济经过长期保护和管制之后可能无法适应高价石油和汇率升值。如果放开油价,可能国内的生产商无法适应,并由此导致一轮资产价格调整,为潜伏已久的热钱创造难得的机遇。
郭田勇同样认为,有这样的可能性。他认为,一旦放开油价,企业极有可能经营不下去,那么就会以很低价格进行股权转让,这样就给了这些热钱抄底购买中国资产的机会。
热钱可控
6月29日,摩根士丹利发布名为《计算热钱》的报告,报告指出,虽然热钱的涌入在2008年前5月出现加速迹象,但其实际流入绝对数额要远远低于通常方法下估计的数字。
摩根士丹利估计可能的热钱规模在2000亿~3000亿美元之间,它认为即便这些资金完全离开中国,这不可能对人民币汇率造成贬值压力,因为中国有高达1.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若按2000亿~3000亿美元的热钱规模计算,央行只需将存准率从17.5%下调至12.5%就可以完全抵消其产生的流动性短缺。
郭田勇认为,虽然摩根士丹利的热钱规模的估算太低,控制热钱难度并不像报告中所说的那么容易,但控制热钱还是有方可循。
中国是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也是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如果发生“热钱”流出,央行可以通过法定准备金率下调,释放冻结起来的流动性,满足撤出资本变现的需要;同时,央行通过降低外汇储备水平,向市场提供外汇供给,满足资金撤出而产生的外汇需求。
《全口径测算中国当前的热钱规模》的作者张明博士认为,热钱是可控的,只要政府采取强力措施。首先,要改变人民币现行汇率升值策略,打消投资者的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例如可以实施一次性升值或者暂行自由浮动。
其次,政府全方位加强对热钱的管制:外管局加强与海关的数据共享,以甄别通过贸易渠道流入的热钱;外管局加强与商业银行的数据共享,以甄别通过FDI渠道流入的热钱;以及加强对短期外债的监测和控制,加强对地下钱庄的打击,收紧对于居民和非居民的换汇限制。
显然,政府的新措施先从后一种下手。
财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