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湖办事处塔北社区通过“做文明居民,建美好家园”、“创建文明院落”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居民主体意识,整个社区变得绿色、宜居、美丽、健康。社区干群关系融洽,居民邻里和睦相处,一种积极乐观的社区生活氛围蔚然成风。本报推出塔北社区的创建经验,以资借鉴。
乱搭乱建,乱吐乱丢;杂草丛生,污水横流;下水道堵塞,垃圾成堆;家禽家畜放养…… 这是无物业老旧院落的“普遍”现象;而今在邵阳市双清区小江湖办事处塔北社区各院落中,这种现象已不复存在。在塔北社区的北村院落里,无论公车还是私车,停放整整齐齐;无论院落还是楼道都干干净净;房前屋后的绿化都规规整整,21栋房屋,321户居民和和美美,亲如一家。
小江湖办事处以先行先试的魄力,结合实际,勇于探索谋发展,积极践行获真知,以塔北社区为示范点,带动全办大胆创新,走出了“协商民主自治·党员网格促长效”的塔北协商自治模式。
成立“协商民主自治委员会”
塔北社区所辖改制企业多,下岗职工多,没有物业公司参与管理的院落多达15个,这些院落脏乱差,缺乏基本“三防”措施,成为安全隐患的“高发区”、社会矛盾的“聚集区”和社会管理的“真空区”,如此大规模的无物业院落如何管?谁来管?怎样才能有效管理?小江湖办事处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探索以“居民协商民主自治”为根本的无物业管理新模式,成立社区协商民主自治委员会,其成员有社区党组织成员、居民代表、楼栋长代表、党员代表、辖区单位代表等,代表群众意志和利益。社区协商民主自治的主体、制度搭建起来后,马上就投入到了社区的自治管理中,逐步形成由政府主导、社区组织、群众参与的社区自治新模式。
2015年7月11日至27日,小江湖办事处联合塔北社区干部利用周末和晚上时间,组织北村居民召开15次居民会议,全面收集居民意见,就院落整治问题“三问于民”:改不改,问需于民;怎么改,问计于民;好不好,问效于民;共收集整理出66条民意。在征求民意的基础上,该办事处和社区因势利导,坚持“自力更生、整合力量”的原则,鼓励居民自己动手,从平整道路、整治煤球房和杂物棚、改造垃圾池、安装休闲椅和晾衣架等方便老百姓生活的环节入手,每一项修缮和整治都注重突出居民的主体作用,切实从“单打独斗”转为“整体联动”,从“社区治理”转为“社区自治”。
建立“网格化”长效管理机制
如何有效发挥协商民主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小江湖办事处创新社区治理机制,将社区85栋居民楼划分为6个基本单元网格,每个网格配备网格长、网格员、网格信息员、治安员及多名卫生员,其中网格长由办事处挂点干部担任。并成立了社区党组织、院落党组织、楼栋党小组为基本框架的“网格化”组织管理体系,将生活、工作、居住在网格内的各类党员全部“网”进党组织管理,实现社区党员网格全覆盖。网格管理员每周要按时到自己所负责的“责任网格”进行巡查,收集民意,服务群众,发现问题后,对于能够解决的问题现场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向领导和上级部门反映,共同协商解决。通过对社情民意的把握,结合社区单位、公共设施和商业网点信息,进一步整合完善社区周边公共服务资源。社区党员在社区治理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清理院落存放多年的垃圾,拆除违规棚架和菜园、整修路面及排水沟等,每一项修缮和整治都注重突出居民的主体作用。各院落实行“三有一公开”(有自治组织、有自治公约、有自治管理,实行院落事务公开),并建立2个院落连心驿站,搭建院落公共服务平台,既是服务群众的公益场所,又是各类自治组织、网格化管理服务人员、社区志愿者开展活动的“根据地”,为信息汇总、居民议事、纠纷调解等工作提供场所,从而实现院落居民“小事不出院落、大事不出社区”,既便民利民,又促进社区自治。
小江湖办事处塔北社区将“党员网格化管理机制”定位于协商民主视野下社区治理的实践平台,坚持在群众身边解决群众的事,充分发挥协同优势,不断把社区服务做大做强,开辟了一条新的基层社区协商民主的渠道,搭建出“协商对话、化解矛盾、沟通服务”的双赢平台,把党的群众工作延伸到群众生活中,递送到群众心坎里,让党群、干群的心连得更紧更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