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创新)火车站乡位于邵阳市双清区东部,全乡总面积23.19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179个村民小组,人口1.8万。该乡党委、政府围绕“发展”这一中心主题做文章,大力实施“建园兴工、科技兴农、强商拓旅、开放带动”发展战略,着力优化经济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逐步形成了化学工业、纸箱包装、食品加工、建筑、塑料制品、机械制造等门类产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同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发展新产业,走出了一条依靠资源优势建设新农村的特色发展之路,使全乡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经验之一:抓党建 重机制 为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近年来,该乡党委紧紧围绕党建“三级联创”,抓住基层党建这一重点,确立了“夯实基础,完善机制,强化治理,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和“抓重点,促全局”的工作方法,在实践中抓落实,在创新中求提高。围绕建设”文明、和谐火车”的目标,在全乡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三下乡活动、四帮活动、五心工程”等活动,突出“四个抓手”,即:“抓班子,抓队伍,抓制度,抓作风”,从而强化了党委自身建设,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素质,健全了工作机制,树立了高效、廉洁的机关作风新风尚。全乡31个党支部基本达到制度规范化、活动经常化,基层组织阵地建设促步完善,为全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经验之二:抓农业 重产业 为经济发展开辟新道路
该乡先后投入资金930多万元用于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新修、改造和硬化农村公路37公里,基本实现了村组通公路。新修、维修标准渠7500米,实施人畜饮水工程7处。莲荷村作为火车站乡最偏远的村,1998年以前,村民人均纯收入仅800元,是远近闻名的省级贫困村。近年来,在市、区、乡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引导下,莲荷村紧紧围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做文章,走出了一条建设新农村特色发展之路。2008年,莲荷村花木种植面积达1200亩,精品水果基地达300多亩,275户村民种植了国外松苗木,实现销售收入600万元,村民年人均增收900元,成为了邵阳市规模最大的花卉苗木基地,被誉为“城市的后花园”,每年接待中小学生及市民游客30000多人,休闲农业成了该乡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莲荷村的示范带动下,该乡先后建成了8个农业产业化基地,特色农业格局基本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春风为火车站乡带来发展崛起的大好机遇,2008年,全乡共完成GDP33640万元,其中实现农业总产值5488万元,同比增长8.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68.5元,同比增长18.2%,与2002年相比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了一番。 为了改善乡村办公条件,该乡先后投资200万元改善了乡、村办公场地,15个村(居)全部配置了电脑、彩电等农村党员远程教育设备,8个村新建了村级组织活动中心,设置了党员活动室、图书室;投资30多万元在莲荷村建立了敬老院,解决了38户孤寡、五保老人的生活、养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