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时间:2018-03-05 来源:双清区 【字体设置:
分享到: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7年12月27日在邵阳市双清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区长  肖 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是双清区发展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和深化改革的新要求,我们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依靠全区人民,自觉融入新时代,主动应对新形势,积极引领新常态,负重加压,务实奋进,开拓创新,撸起袖子加油干,较好地完成了区人大五届二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实现了新一届政府工作的良好开局。

(一)区域经济行稳向好。应对宏观经济“L型”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总要求,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关于稳增长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降低企业成本21条、促进贫困地区就业创业14条、迎老乡回家乡创业发展15条、房地产去库存19条等政策措施,千方百计促进经济稳步发展,区域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中高速增长,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9.58亿元(预计数,下同),增长9.2%。完成年初区级预算口径财政收入5.76亿元,增长9.51%,加邵阳经开区财政收入1.66亿元,我区2017年市考核总收入完成7.42亿元,为年初预算数7.01亿元的105.85%,增长16%,其中财税增量税占比100%,地方收入税占比45.64%,较去年提高9.31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0.65亿元,增长17%。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2亿元,增长12.1%。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63亿元,增长8.2%。完成外贸进出口3.35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127.3亿元、外资2411.9万美元,分别增长39.5%、20.3%、17.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66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960元,分别增长10.1%、11.4%。

(二)产业振兴蹄疾步稳。落实市委、市政府“背水一战、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的总要求,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三次产业结构由4:53.3:42.7调整为3.8:52.1:44.1,三产占比继续上升。工业转型步伐加快。大力实施工业五年倍增计划和“四百工程”,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服务工业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设立了工业发展基金和企业创新奖、区长质量奖,新增规模工业企业 23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库统计44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增加值位居全市第三、三区第一。“湘中”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宝东农牧成功挂牌“院士工作站”。中国彩虹集团特种玻璃、邵阳智能制造产业小镇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全面开工,品牌服饰产业园、发制品产业园等一批特色园区加速推进。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出台《关于大力培植发展规模服务业和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意见》,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基金500万元,大力扶持发展现代服务业。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65.85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4%。邵阳第一座城市综合体友阿国际广场正式开业,全国重点培育市场金罗湾国际商贸城一期、天娇国际汽配城、湘西南物流中心等专业市场建成营业,沃尔玛、碧桂园等国内外一线品牌进驻双清。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宿餐饮企业19家、规模以上服务业19家,新登记企业984家、个体户2542户。生态文化游、“互联网+”、社区服务、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发展壮大。金融服务业提速发展,组建了区社投公司,成功参股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都市农业特色凸显。建成连片蔬菜基地2000亩、花卉苗木基地4000亩、水产养殖基地4000亩。亿品农业、建利农业、雪峰农业来势良好,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二期建设启动,莲荷森林公园、马杨村杨梅园、渔长村葡萄园、寒梅村梅花园加快建设。培育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东烨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省示范社,我区被评为全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惠农服务综合示范区。

(三)项目攻坚成效显著。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和“奋战五个月、喜迎党的十九大、建设新邵阳”项目攻坚行动,全年共实施重点项目105个,完成投资239.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4.5%,其中20个市级考核项目开工率95%,完成投资37亿元。全面推行“三榜公示、两级审核”阳光征拆和公证丈量,征拆速度不断刷新。全年共征地3479亩、拆迁房屋538栋14.86万平方米。白马大道项目30天征地1100多亩,东城快线15天征地419亩,三环线虎形山路10天内全面完成550亩征地任务,新华南路项目一天内倒房46栋,市纪委办案中心从6月1日开始启动,一个月内完成立项审批、征地拆迁、清表腾地、开工建设,现已主体完工,创造了邵阳速度。品牌服饰园、湘西南粮食仓储中心等项目全部提前完成征拆任务。强力开展“狂飙行动”,严厉打击阻工闹事行为,依法拘留114人,项目建设环境不断优化。基础设施方面,气化邵阳一期如期通气,怀邵衡铁路双清段全线铺轨,怀邵衡铁路邵阳东货场加快建设,S231竣工通车,L2连接线全面建成,龙须塘片区环境综合整治“两沟两路”建设全面提速。民生项目方面,市文化艺术中心“六馆一中心”全部建成并对外开放,市中心医院东院试运营,市一中搬迁项目全面开工,双清家苑4栋房屋封顶。工业项目方面,亚洲富士电梯、小米智能电饭煲、通达汽车零部件生产线、圣菲达服饰、恒天九五邵阳纺机产业升级项目建成投产。商贸项目方面,邵阳金融城项目加快前期和招商工作,大汉·悦中心、卓嵩悦城进入装修阶段,市进出口通关服务中心、步步高新天地正式开工建设,宝骏物流园基本建成,湘西南物流中心即将承办第三届市农博会,机电大市场、湘西南粮食仓储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邵阳碧桂园、路桥·首府国际、和盛·中央城、志成新世界等楼宇项目势头良好。

(四)城乡建管提标提档。紧扣城乡一体化目标,全面巩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统筹推进品质城区、精美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大力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一批城市骨架工程、民生工程、配套工程相继建成或启动。新华南路隧道全线贯通,屏丰路建成通车,立新路三期、金龙路二期基本成型,建设北路隧道、高新路、平康路、砂塘路、邵水东路南段加快推进,市行政中心片区、邵阳经开区、佘湖新城配套路网不断完善。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永庆街、市工人文化宫片区等一批棚户区改造项目加速征拆,068、恒大中域等示范棚改项目加速建设,项目开工率、资金使用率居三区前列。城市管理基本实现网格化、精细化、数字化、人性化,城区禁炮、殡葬执法、“门前三包”和夜宵摊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三眼井食品城农贸市场成为全市样板市场。拆除存量违章建筑9.1万平方米。全面启动和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中取得优异成绩。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效。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意见和信访交办件全部整改办结到位,责令整改企业95家,关闭污染企业49家,完成龙须塘片区环境综合整治3个重金属点源治理,工业街饮用水源保护区得到治理,原化工总厂土壤治理项目完成招标,城区“煤改气”基本完成,133家养殖场实现关闭退养,洋溪桥砂石场规范管理。大力实施“四边五年”绿色行动和“三万株树木进城增绿行动”,新造林2000亩,城区移植树木4000株。全面部署落实河长制,区、乡、村三级河长开展巡河840次。完成邵水、红旗河黑臭水体治理。云水铺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竣工,改造水渠11.85公里、山塘101口,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00亩,全省小农水重点县项目通过验收。加大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力度,完成市政管网延伸供水工程8处、提质改造供水工程3处,解决38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建农村公路10公里,“窄改宽”农村公路13公里,高家桥危桥改造开工。大力开展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和城乡环境同治,两塘、马杨、姚喆等美丽乡村示范村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五)深化改革取得突破。推进“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事项精简21%。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多证合一”全面施行。配合完成邵阳经开区管理体制改革,探索邵阳经开区托管“一镇十村”模式。全面完成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大城管”格局基本形成。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公车改革、法院检察院员额制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商会脱钩按时完成,营改增、不动产登记改革全面落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启动,异地就诊联网结算正式实施。完成1.56万户3.27万亩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屏丰试点村工作有序进行。

(六)民生民利保障改善。坚持民生优先,全年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达9.2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1%。众志成城、科学应对历史罕见洪涝灾害,组织一万余名党员干部奋战在抗洪一线,成功夺取防汛救灾的全面胜利。着力推行“单位帮村、干部包户、社会参与、政府托底”精准扶贫机制,整合各类扶贫资金3163万元,9个省级贫困村全部退出通过省级验收,减少贫困人口904人,为省定任务的245%,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6%。完成危房改造555户,易地扶贫搬迁31户71人。城市扶贫帮困取得实质成效,特困群体实行兜底保障。12项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其中5项超额完成。社会保障持续有力。全面落实城乡低保、新农合、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高龄老人长寿补贴等制度,五大险种基本实现全覆盖。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二连调”,城乡居民医保合并完成。8151人实现就业或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发放失地农民保障费用3.1亿元,为农民工追回工资360万元。完成4个养老服务示范点、8个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为6043名残疾人发放补贴360万元。

(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力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投入6000多万元改善全区41所学校办学条件,城区学校新生入学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志成学校9月如期开学,龙须塘小学扩建工程开工,省市两项督导评估被评为优秀,作为全市2017年唯一一个迎检县区,成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考核验收。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圆满完成。风清气正,顺利完成村社区换届选举工作。投入2850万元建设美好社区,新建社区服务用房12栋。重建兴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启动区人民医院搬迁,新建改建规范化村级卫生室46个,群众看病更加方便。计生工作多项指标排名全市第一。大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对区文化馆、图书馆和“八路军驻湘通讯处”进行了维修改造,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个,集仙村、浏阳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成为全省示范点。扎实开展食品安全护苗行动、清网行动,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好转。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委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全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深入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和“信访积案清零”专项行动,累计化解信访积案21件,实现重要节日和党的十九大期间“零进京、零登记、零滞留”目标。“七五”普法全面实施,社区矫正中心投入使用。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公安机关“整治打击年、基本建设年、队伍提升年”活动,推行城区移动警务平台、农村“一村一辅警”,辖区刑事发案率同比下降19%,破案率提升20%,党的十九大期间确保“四个不发生”,经验做法被中央、省市媒体报道。国保工作连续12年排名全市第一。综治民调成绩排名三区第一,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一年来,我们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0件、政协委员提案79件,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办结“12345”热线事项910件,市民满意率96.2%。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法治政府建设取得实效。严格落实“一单四制”,在全市率先对政府班子工作进行测评,政府效能不断提升。强化审计监督,严格支出管理,“三公”经费持续下降。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党风廉政“两个责任”,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禁赌限牌”、“四治四提”、清理公职人员违规参与涉矿等经营性活动专项整治,重点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勤政廉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不断彰显。

党管武装、国防动员工作加强,驻区部队、武警、消防官兵在支持地方建设和抗洪救灾、维护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土、规划、人防、统计、物价、农机、民宗、移民、侨务、地方志、老干、工青妇、残联、老龄、科协、档案、保密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鼎力支持的结果,饱含了各位代表、各位委员的智慧力量,凝聚了全区人民的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驻区部队官兵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关心、支持、参与双清发展的各界人士,向全区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财政刚性支出逐年增加,收支平衡压力持续较大;部分项目受制于资金、土地等瓶颈,落地难、见效慢;城乡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仍然滞后,承载能力有待加强;经开区托管“一镇十村”的工作磨合期仍然存在;群众利益诉求日趋多元,矛盾纠纷化解难度加大;干部工作作风有待改进,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的能力仍待提升,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努力解决。

    二、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之年,更是双清区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之年。放眼全国,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大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体经济减税免税,推进简政放权,促进经济“脱虚向实”。同时,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战略深入推进,都在释放诸多利好。纵观省市,湖南立足“一带一部”,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建设“五个强省”,“三大抓手”强劲有力;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二中心一枢纽”建设,邵阳加快发展的号子更急,步子更稳,双清作为“二中心”的核心增长极、“一枢纽”的主城区、东部城市群建设的主阵地,将必然迎来更多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审视自身,全区发展站在新的十字路口和新的历史起点,邵阳经开区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开启托管模式,全力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既有利于做大全区经济总量,也有利于我们更专注于自身重点工作,但同时对于我们适应新形势提出新挑战、新要求。我们面临更加艰巨的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经济发展、改革创新、民生改善任务,但我们发展的愿望强烈,发展的基础坚实,发展的大局稳定,双清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人文优势正在加速凸显,我们已从起步发展步入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只要我们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全力抓重点、植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就一定能开创双清更新、更美的发展新篇章!

    2018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二中心一枢纽”及“两个率先”发展战略,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产业兴区,着力实干强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奋力推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奋力谱写全区人民建设全面小康新篇章,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GDP增长8%,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财政总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保持在3%左右,万元GDP能耗下降3.5%。

 围绕以上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铁有痕,振兴实业,全力建设实力双清

 矢志不移抓项目。项目是产业支撑,是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载体,必须始终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始终把狠抓项目摆在各项工作的中心位置,集中力量全力抓好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实施一批区本级项目。围绕“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重点项目新开工20个以上”目标,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基础设施方面,怀邵衡铁路、邵水东路南段、新华南路二期、金龙路建成通车,S232双清段征拆和路基工程完成,东城快线、城市三环线、白马大道、市中心医院东院停车场等项目加快推进,古塘路延伸段、建设北路、云山桥启动建设,第二污水处理厂完成征拆和部分土建工程,大元公交车充电站建成投入使用。产业方面,加快湘西南粮食仓储中心、和盛·中央城、步步高新天地等重大商贸物流项目建设,全面建成金罗湾国际商贸城,推动邵阳东货场物流园项目前期工作。大力推进三一智能渣土车、邵阳纺织机械、中国彩虹集团特种玻璃、邵阳智能制造产业小镇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力促分享集团、通用航空智能制造等项目尽快落地,玉新药业药物研发平台建设、复方丙谷胺生产线技术改造等项目实现单项投产,维克液压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鑫鹏科技年加工20万吨钢铁建设项目年底试生产。民生方面,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区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市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完成龙须塘小学改扩建,区全民健身中心启动,双清家苑主体完工,市一中、区老年养护院、火车站中心幼儿园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

矢志不移强产业。产业是经济之本,城市之魂,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壮大实体经济,补齐现代化经济体系短板,建设实力双清。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应对邵阳经开区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充分发挥双清作为全市商品集散中心的优势,做大做强现代商贸服务业。加快推进邵阳金融城项目,建设金融生态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依托邵阳东货场物流园、湘西南粮食仓储中心、宝骏物流、医药物流等,建设集运输、仓储、配送、信息、交易于一体的现代综合物流服务基地,引导城区零散物流企业进驻物流园。加快推进商业综合体建设,打造人民广场、友阿国际、金罗湾、建材城四大核心商圈。大力推进“个转企,企入规”工作,全年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0家以上。加快莲池古香景点建设,推进水府庙文化一条街、玉清宫、双龙紫薇园生态文化游,促进旅游生态文化融合发展,全域旅游产业取得实效。同时,鼓励发展文化创意、服务外包、医养服务、教育培训、会展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推进服务业模式创新、跨业融合、多维拓展。提质发展新型工业。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推动力不动摇,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0家以上,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280亿元。改造传统产业。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维克液压、阳光发品、立得皮革、神风动力等传统优势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使“老树发新芽”。引导企业发扬“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创特色、创品牌、优质量。培育新兴产业。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现代产业,重点引导三一湖汽、恒天九五、湘中制药、玉新药业、拓奇科技等企业瞄准产业价值链高端,抢占产业竞争高地。推动亚洲富士电梯、讯源电子、小米智能电饭煲等项目建设,使全区智能制造迈上一个新台阶。积极引导,全力支持区内皮草服饰产业发展,力争在三年内皮草服饰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提升发展现代农业。以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为平台,以城乡一体化为抓手,围绕城市搞好配套服务,重点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家庭农场、“互联网+订单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年内新增农业规模企业3家以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从“汗水型”走向“智慧型”。拓展农业的多维功能,依托龙头企业,聚集生产要素,重点打造新渡村田园综合体。为切实促进全区产业加快振兴,区本级财政2018年将继续安排产业发展基金1000万元,新增乡村振兴和农村统筹资金400万元。

矢志不移突招商。招商引资是加快实体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018年全区将进一步打造招商引资“新洼地”,围绕“产业成链”抓招商,突出招商实效抓招商,聚焦城市综合体、现代商贸、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中高端消费、大数据等产业,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着力引进上下游强链延链补链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培植产业集群。深入开展“对接邵商会、建设新邵阳”行动,实施“邵商总部、产业、资本、市场渠道、人才、科技、社会公益、旅游”八大回归行动,大力加强与异地邵商、行业协会沟通联系,积极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全面开展对接“三个500强”招商行动,力争引进5家以上500强企业进驻或设立分支机构。按照“引龙头、招配套、培产业”思路,完善出台投资兴业创业发展优惠政策和实施意见,严格落实目标管理,强化督查调度、分类考核、奖惩兑现,切实提升招商实效,力争全年引进内资148亿元、外资2700万美元、项目30个以上,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3个以上。

矢志不移优服务。及时高效地化解难题,切实为企业发展、项目推进提供贴心周到服务。优化项目服务。进一步完善“五个一”项目工作机制,坚持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强化督办,推进阳光征拆、公平征拆、效率征拆,破解征地、拆迁、安置难题,确保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用地及时交付。开展重点项目施工环境专项整治,加大对“村痞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的整治力度,加大对强揽工程、强买强卖、强装强卸行为的打击力度,着力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优化企业服务。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减轻企业负担”系列政策措施,把政策红利转化为支持企业的真金白银。加大企业服务站工作力度,完善“一企一策”服务机制,帮助企业化解发展难题。积极搭建政企银企对接平台,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作用,努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鼓励支持企业上市,争取实现本土企业主板上市零的突破。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帮助企业化解“两链”风险。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二)踏石留印,改革创新,努力建设活力双清

 完善经开区托管改革。协同邵阳经开区进一步完善托管后的工作对接机制,建立健全与邵阳经开区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对托管后续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共同协调,同频共振,合力解决。对托管区域内教育、医疗卫生、兵役工作等要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进一步细化明确责任,确保抓好落实。对民生保障、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综治民调、计生考核等委托经开区具体负责的各项工作,要按照责权利统一原则,加强指导协调,抓好无缝对接,确保各项工作持续顺利开展。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工业强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方向形成新增长点,培育新动能。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措施。坚决淘汰、关停、重组一批安全隐患多、环境压力大、资源消耗高、工艺设备落后的企业,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加强房地产用地调控和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回归居住功能。加大股权融资力度,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和闲置资产。进一步贯彻落实降低实体企业成本21条,切实降低企业融资、用工、用能、物流、制度性交易、清算退出等成本。

  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项目指挥部管理机制和征拆模式改革。以“三清单一目录”为抓手推进简政放权,清理各类中介服务及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创新创业的“乘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健全行业自律、部门协同的消费维权机制。加强政务中心窗口建设,切实发挥政务中心功能作用,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实体大厅和网上大厅融合,简政便民。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政府预算全口径大统筹。启动“新财源建设工程”,严格控制并逐步降低非税收入占比;取消非税收入收支挂钩,增强政府可用财力。强力推进PPP项目,在“两供两治”、智能城市、健康养老等领域率先突破。以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为核心,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土地依法依规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强化企业自主创新。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科研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2%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2%以上。支持企业引进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力争年内新增驰名商标1件以上。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和专利申请力度,力争发明专利总量增长30%以上。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推动开放崛起。主动对接“一带一路”“一带一部”和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构建深层次、多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完成市进出口通关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园区保税仓建设改革运营试点,支持发展跨境电商业务,建设一批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和进口商品交易展示店。加强与央企、省属企业和境外湖南园区的联系对接,发挥龙头企业和相关行业协会的引领作用,带动我区设备、产品、技术和劳务输出。推进“破零倍增”工程,鼓励新增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鼓励推动我区特色产业、优势企业联盟抱团走出去,着力推进“借船出海”,支持企业进行品牌建设和开拓国际市场,力争年内完成外贸进出口3.53亿美元。

  (三)提质提效,城乡统筹,加快建设美丽双清

 提升城市管理。以“城市严管”为抓手,以建设“智慧城市”为契机,运用市场化、标准化、信息化、法治化手段,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机制,整合部门职能,优化一线执法力量,建立“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职能互补、力量互动”的城管体系。继续深化“六大专项”整治,强化区乡联动、共建共管,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全面完成城区“煤改气”,深入开展渣土扬尘专项整治,巩固城区“禁炮令”成果。持之以恒抓好城乡控违拆违,以零容忍态度,坚决遏制新增违建发生。加快推进数字城管建设,充分发挥数字城管晴雨表、风向标和指挥棒作用。持续开展“门前三包”示范路创建活动,推进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和市政设施管理智能化、网格化、精细化。

推动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区专门成立乡村振兴一体化推进办公室,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美丽乡村。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协同推进三个“百千万”工程,大力实施“百企千社万户”工程,重点扶持亿品农业、天香生物、雪峰种业、送菜上门等龙头企业扩大规模,提升产业。优化农业种养结构,做精做强新洲蔬菜、渔长葡萄、朱家林果等优势产业基地,打造农产品产地品牌,增强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力。努力补齐农村短板。加快水、电、路、网、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实施农村公路“窄改宽”、安保工程20公里,建设自然村通水泥(沥青)道路15公里以上,对白云至莲荷、云水至芹菜等县道进行路面改造。建好新渡村集中连片“五小水利”工程,全面完成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实现农村自来水全覆盖。着力建设美丽乡村。健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投入、管理和推进机制。抓紧完成美丽乡村规划编制,以乡村布局规划为依据,积极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深入开展“厕所革命”,逐步从集中区扩展到全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坚持加大力度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同治工作,确保农村环境面貌根本好转。按照“八化”要求,推进美好院落评选,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按照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要求,重点将莲荷、寒梅等东部片区村,新渡等南部片区村建设为美丽乡村,着力将横木等村社区打造为城市后花园。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从市民最关注、最愿意的事情做起,让群众共享创建成果。抓“硬件”、强“筋骨”,坚持问题导向,聚集薄弱环节,补齐城乡建设短板,拓展城市空间品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推进“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抓“软件”、聚“灵气”,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系列创建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正能量。坚持全面动员、普遍创建,发动群众广泛参与,组织各行各业积极行动,实现创建全覆盖,掀起文明城市创建热潮。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按照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要求,坚持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同步,优化森林城市布局,突出以莲荷创建森林公园、建设城市“绿肺”和三万株树木进城两大任务为重点,切实抓好绿色通道、绿色水道、美丽乡村、生态文化等九大生态工程建设。启动国土绿化行动,引导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个人等各方面参与植绿和投入资金。持续推进城市中心园林化、城郊地区森林化、江河道路林网化、社区庭院花园化、产业经济生态化。坚持造林与造景、绿化与美化相结合,开展道路增绿、景区增绿、社区增绿和系统增绿。探索培育一批专门从事生态保护修复的专业化队伍。坚持以“四边五年”绿色行动和城区绿化攻坚为抓手,确保全区森林覆盖率和城区绿化率均达到29%以上。

(四)共建共享,改善民生,着力建设幸福双清

全面实施棚改。推进棚户区改造,让居民告别危旧房住上新楼房,是群众所盼民心所向的一件民生大事。围绕三年基本完成全区棚改的总目标,举全区之力加快实施辖区棚户区全面改造,2018年要力争完成20个重点棚改项目的征拆任务。重点加快推进永庆街、下河街、工人文化宫等片区示范棚户区改造项目和068二期、汽制三期、新华二厂等一批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要坚持“市区联动、区分情况、分类改造,以人为本、依靠基层、依法补偿”。进一步发挥区棚改公司融资平台作用,加大对国开行棚改专项贷款对接力度。进一步强化落实乡办、村社区棚改征拆主体责任,坚持“一项目一策”,实行联点常委、区级领导牵头负责制,落实“三定五包”,即对每个棚改项目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间,包入户、包签约、包服务、包腾房、包维稳,确保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棚改目标任务。

巩固脱贫成果。在2017年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人口脱贫的基础上,按照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原则,继续做好后续帮扶工作,让发展的硬道理更多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上。建立健全贫困对象动态调整机制,严格退出审核等措施,切实提高识别准确率、退出精准率和群众满意度。进一步压实联村领导、包村部门、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责任,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落实产业发展、教育就业、医疗救助、保障兜底等举措,推动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动员更多社会爱心人士参与扶贫,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因病返贫,确保到2018年全区除兜底对象外其他贫困户全部脱贫。同时,全面启动实施城市扶贫帮困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城市帮困实施方案,充分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和力量,集中拳头发力。重点做好“三无人员”和重残重病人员的政策性兜底帮困工作,提高社会救助标准,扩大低保覆盖面,加大医疗救助力度。以美好社区和养老服务机构、社会化组织建设为载体,构建城市帮困服务平台,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引导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帮困,逐步建立“三社联动”运行机制。

织密民生保障。抓好全民参保登记,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推进法定人群全覆盖。完善小微企业、灵活就业人员、城镇个体工商户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政策。严格执行国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办法》,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属地监管责任,切实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扎实做好困难群众帮扶救助工作。完善落实医疗、教育、住房等各项社会救助制度,让特殊群体、困难群众生活得到保障。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加快公办养老机构设施建设,努力实现民办养老机构建设新突破。

办好民生实事。久久为功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扎实抓好农村饮水安全、新增养老床位、农村公路建设、棚户区改造等重点民生实事。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3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80人。全面完成57个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建设,建成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加大“两棚两房”改造建设力度,不断改善老百姓居住条件,坚持以货币化安置为主导,妥善解决好拆迁群众安置问题。

  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战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着力解决好城区“大班额”、择校、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等问题。认真探索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模式。用好区社投公司融资平台,加快铁砂岭小学、前进小学、大水学校、昭陵中学、偕进小学、明德学校等学校基础建设,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着重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规划建设区体育中心,切实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基层文化体育设施。启动健康城市建设,继续开展“双清文明健康行”活动,实行“医保、医药、医疗”联动,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的建设与管理,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做实医联体、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工作,充分利用医师多点执业等相关政策,积极引导优质医疗资源有序下沉。积极探索集医疗、护理、康复和养老为一体的“医养结合”新模式,开辟双清特色医疗发展新途径。

   (五)善治严管,底线思维,全面建设法治双清

强化安全监管。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意识、红线意识,用最严格的监管和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继续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活动,健全重大隐患治理“一单四制”动态化管理,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防范、监督和检查,突出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城镇燃气、烟花爆竹、消防、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推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安全生产智能化监测,运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实现对各类安全生产风险自动识别、预警、预防,有效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全面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战略,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监管措施,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提升监管执法效能,构建社会共治格局,确保让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创新社会治理。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形成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确保综治民调进位不退位。深入开展“七五”普法活动,扎实做好人民调解和社区矫正工作。全面开展信访工作“法治建设年”专项活动,认真落实“三到位一处理”要求,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建设,规范信访事项网上办理工作,着力提升信访工作专业化、法治化、信息化水平,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评估机制和应急管理机制,提高突发公共事件防范处置能力。全面发挥“一村一辅警”作用,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调查处理化解机制。大力开展“冬春攻势”行动。突出社会治安安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4+X”警务实战中心作用,创新打击机制,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持续提升公众安全感。

严管生态环保。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规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从严查处环境违法案件。加大对今年中央、省环保督察所提问题整改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确保不反弹、不死灰复燃。持续推进龙须塘片区综合治理,推进“退城入园”,加快区域内排污管网配套建设和“两沟”清淤疏浚、“两路”升级改造。大力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攻坚战,全面开展全区第二次污染物普查工作。严格落实养殖业“三区划分”,确保禁养区养殖业不反弹。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区、乡、村三级巡河常态化责任,确保每条河流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加大资江、邵水等重点流域的水污染治理,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防范化解风险。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增强风险防控意识,筑牢安全防线。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各类风险的评估,制定系统的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实施方案,加强风险防范的顶层设计、系统规划、稳步推进,明确每个阶段风险管理的重点。坚持科学防范,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开展区乡两级政府性债务清理核查。落实新型金融业态监管措施,抓好“烂尾楼”、非法集资、民间融资、各类交易场所、互联网金融等专项整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全面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加强对社会舆情和热点敏感问题的分析研判,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和公众情绪。

各位代表,做好2018年各项工作,必须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政府。坚持为民执政。践行民本理念,突出问题导向,下大力气解决涉及群众的难点热点问题。健全便民服务体系,努力打通政策实施和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让幸福在老百姓家门口触手可及。坚持依法行政。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尊法用法,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健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责任追究倒查机制。自觉接受区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做好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坚持高效施政。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办好“12345”政府服务热线,规范办事程序,简化办事流程。巩固扩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坚持求真务实、一抓到底,不等不靠、不推不拖,健全“一单四制”管理,推动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重点项目落实,确保政令畅通。强化绩效考核及奖惩机制运用,让实干成为政府的作风导向,让担当成为干部的自觉追求。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让想干者有奔头,让敢干者没顾虑,让干成者有舞台。坚持廉洁从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坚持不懈纠正“四风”。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监督,加快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强化公用经费、政府采购、招投标、财政专项资金“四项”专门检查。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查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和群众身边腐败,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营造清廉清明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迈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肩负新使命。时代呼唤伟业,征程需要担当,使命无上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依靠全区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抢抓机遇,改革创新,勤奋务实,勇于担当,为决胜“两个率先”、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双清而努力奋斗!  

       名 词 解 释

  1.四百工程:新开工项目100个、新投产竣工项目100

个,新招商项目100个,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00家。

  2.三榜公示、两级审核:一榜公示房屋结构等级、面积、人口、附属物,二榜公示补偿价格、拆迁方式、户型选择、奖励金额,三榜公示房屋最终补偿总额。对以上补偿方案,区、乡、村和拆迁公司实行一级审核,市国土局、业主单位实行二级审核,所有工作都经过有关部门严格审批,让群众全程参与监督。

  3.狂飙行动:公安机关部署开展的以“治枪爆、扫毒患、扫黑除恶、剿黄赌”为中心内容的行动。

  4.两沟两路:龙须沟、洋溪沟;龙须塘路、古塘路。

  5.六馆一中心: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规划展示馆、旅游体验馆以及演艺中心。

  6.“四边五年”绿色行动:市委市政府为建设宜居宜业绿色邵阳,全面建成湘西南生态屏障,决定开展“四边(路边、水边、城边、村边)五年(2016--2020年)”绿色行动。

  7.“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8.多证合一:指证照整合改革,目的是实现企业一照一码走天下。

  9.一镇十村:双清区高崇山镇,火车站乡世纪新村、栗山村、集仙村、红旗社区,渡头桥镇东城村、新群村、鸡笼村,爱莲办事处砂塘村、云十村,兴隆办事处财桥村。

10.十二连调:连续12年调整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

11.确保四个不发生:确保不发生重大政治影响的敏感案事件,确保不发生暴力恐怖袭击事件,确保不发生影响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进京集体访事件。

  12.一单四制:责任清单,交办制、台账制、销号制、通报制。

  13.四治四提:治庸提能,治懒提效,治散提神,治软提劲。

  14.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15.一带一部: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视察时,从全局视野和战略高度科学阐述湖南区位优势,即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

  16.五个强省:即经济强省、科教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开放强省。

  17.三大抓手: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三个着力”“四大体系”“五大基地”为工作抓手。“三个着力”: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提出的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四大体系”:加快构建科技文化创新体系,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加快构建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五大基地”:着力打造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基地、以中国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区为目标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以影视出版为重点的文化创意基地、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

  18.二中心一枢纽:建设湖南省域副中心、湘中湘西南经济文化中心和全国区域性交通枢纽。

  19.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20.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21.“五个一”项目工作机制:即一个重点项目、一名领导牵头、一套班子服务、一个部门负责、一套管理方案。

  22.一企一策:即指地方政府为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采用个体谈判的方式,对企业采用差异化的特定政策。

  23.“两链”风险:“两链”,即“资金链”和“担保链”。

  24.三清单一目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涉企收费清单和外商投资准入管理目录。

  25.两供两治:即供水设施提质改造工程、 管输天然气供气设施建设工程、 污水治理工程、 垃圾治理工程。

  26.六大专项整治:即市容环境、农贸市场、“五小”行业、建筑工地、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病媒生物防制六大专项整治行动。

  27.三个百千万:包括“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发展工程、“百片千园万名”科技兴农工程和“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

  28.两不愁、三保障:即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29.三社联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30.两棚两房:公共租赁房、农村危房和城市棚户区、工矿棚户区。

  31.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32.三到位一处理: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

  33.4+X:4代表4种专门力量,即每个社区选配一名社区民警、配备二名社区辅警、确定一名社区专职治安员、组建一支12人的公益性岗位巡逻队。“X”代表社会各种资源:机关、社区干部职工,单位内部治保力量,民情信息员,治安积极分子,各单位的技防、物防措施等,由综治委牵头管理,强化督查考核。

  34.环保“三同时”:“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35.河长制: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

  36.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的制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 双清区人民政府  承办:双清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电话:(0739)-5261509 网 址: www.shuangqing.gov.cn
湘公网安备 43050202000132号 湘ICP备20009005号 网站标识码:4305020001 地址:邵阳市双清区宝庆东路
主办单位:双清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双清区行政审批服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