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清区“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
时间:2021-10-04 来源:双清区 【字体设置:
分享到:
 

一、人口发展规划

十四五人口发展规划目标

1指导思想。必须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紧紧抓住贯彻落实中央《决定》这个重点,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施好全面两孩政策,创新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2、基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全面落实中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统筹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制度、家庭发展支持体系和综合治理机制改革,引导群众负责任、有计划地生育,增进家庭和谐幸福,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3、总体目标。十四五期间全区总人口控制在30万人以下。全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0%以上,人口出生性别比控制在正常值范围以内,出生率为10‰左右,死亡率为7‰以下,自增率为8‰以下。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出生缺陷防治体系逐步形成,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家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

4、主要任务

1)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从严控制违法生育

坚决执行现行生育政策,保持生育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上狠下功夫,进一步加强工作督查,强化工作指导,提高人口统计质量。进一步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建立健全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制度,建立调控有力、管理高效、服务优良的工作体系。强化孕前型管理,狠抓长效节育措施的落实和对违法怀孕人员的监控及补救措施的落实;严厉查处违法生育行为,建立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联系制度,加大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维护人口和计生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2)加强队伍建设,理顺管理机制

按照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热爱计划生育事业的工作要求,建设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管理队伍。进一步理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队伍管理机制,对乡镇办具体从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行政人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确,保证人口计生工作队伍相对稳定。

3)加强法制建设,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加强计划生育各项法规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认真开展基层文明规范执法活动,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把人口和计划生育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努力提高基层文明执法水平。

4)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巩固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全面完成全区乡镇办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拓宽计划生育服务站技术服务范围,逐步提升服务水平,让育龄妇女享有基本的生殖健康权利将得到更好的保障。强化技术服务队伍建设,抓好人才引进,继续教育,改善全区技术服务队伍资质、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综合服务能力。着力加强技术服务质量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各种预案,严格依法执业,规范操作,安全施术,最大限度减少节育手术并发症。坚持巡回指导服务和集中指导服务相结合,做好以落实长效避孕措施为主的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工作,努力提高综合避孕措施落实率和及时率,减少意外妊娠,切实保护妇女的身体健康。积极推进以指导已婚待孕妇女增补小剂量叶酸片为主的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推进生殖道感染干预,提高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加强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5)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政策,不断完善利益导向机制

全面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兑现各项优惠政策,继续深化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工作,争取惠民政策对计划生育户的倾斜,实施“计生家庭创业工程”,对全区计生贫困户给予扶持帮助。

6)大力营造舆论氛围,构建新型生育文化

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形势、现行生育政策的宣传,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站、计生中心户、协会会员之家等载体作用,加大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公益宣传,形成大联合、大宣传、大发展的宣传新格局。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传播先进思想和文明观念,让政策法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关爱女孩、奖励扶助、生殖健康等知识进村入户,宣传品进村率达到100%、入户率达到95%以上,不断提高育龄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度,进一步促进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

7)完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新机制,探索管理服务新模式

坚持属地管理原则,进一步明确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与已婚流动人口、用工单位、个人、房屋出租户之间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中的权利和义务。运用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和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及时反馈信息,加强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的协调配合,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有序管理之中。加强部门配合,落实相关职责,实行综合治理,实现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

8)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建立和完善人口计生信息网络,加强全员人口信息库的建设,确保信息更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利用全员人口信息系统的数据,运用正确的流程来反馈指导基层开展工作,从而保证人口计生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特别是关键几个数据:城乡社区老年协会覆盖率不得低于95%,村老年协会不得低于90%;养老床位每千人不得低于35张;五类老年人意外伤害投保率必须100%.基本养老服务补贴90%,老年志愿者注册人数不得低于12%,这些都是重要考核指标。

二、养老服务规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第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着力加强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各方面工作,着力完善老龄政策制度,着力加强老年人民生保障和服务供给,着力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着力改善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支撑条件,确保全体老年人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成果。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坚持保障和改善老年人民生,逐步增进老年人福祉,大力弘扬孝亲敬老、养老助老优秀传统文化,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社会力量参与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提供更多更好支持,实现不分年龄、人人共建共享。

补齐短板,提质增效。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质量效益,着力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调结构,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促进资源合理优化配置,强化薄弱环节,加大投入力度,有效保障面向老年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不断增强政府依法履职能力,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保障公平竞争,改善营商环境,支持创业创新,激发市场活力。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把应对人口老龄化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促进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城乡协调、区域协调、事业产业协调,统筹做好老年人经济保障、服务保障和精神关爱等制度安排,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

1、健全多层次服务体系从关注场所转向关注服务

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很难相互分割,社区居家养老,就是除家庭成员提供照护服务外,需要由社区平台作为依托提供社会化服务,可以由社会组织提供,也可以由养老机构提供,这包括社区医疗卫生中心、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人活动中心、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住宿照料中心,以及其他养老服务平台、机构和设施。建立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需要从关注场所向关注服务的转变,这一方面是在针对我区目前形势,家庭自我照顾仍是绝大多数,另一方面针是对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难以分割,机构作为养老服务主要供给者的现状。因此,全区“十四五”时期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需要以关注服务为中心,建立以家庭照顾为基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服务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发展。

2、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明确社区组织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的定位:一是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统筹建设社区内部福利设施,引导新建小区与老旧小区、精品社区与老旧社区间资源共享;调查核实社区内生活贫困的高龄、失能半失能、独居老年人,建立管理数据库,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有限保障社区内这一部分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老年人健康档案,引入机构对有养老服务需求的老年人进行照护等级评估,全面掌握社区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信息,提供咨询和引荐服务。二是放开社区养老服务市场。鼓励社会资本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租赁等方式,参与社区卫生医疗中心、社区照料中心等服务平台设施的建设与运营;调查社区内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根据需求情况与相邻相近社区配合,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六助(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急、助乐)”等订制服务,以及生活照料、康复训练、医疗护理等多种形式的长期照护专业化服务。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根据我区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养老保险法规体系,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依据最新出台的《社会保险法》逐步制定实施完善和改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总体方案,建立符合我区实情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老年照料服务体系。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加快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建立更加便捷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机制。

2)健全医疗保险制度。统一覆盖范围,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覆盖除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应参保人员以外的其他所有城乡居民。完善参保方式,促进应保尽保,避免重复参保。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地区要统筹施策,做好长期护理保险与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等福利性护理补贴项目的整合衔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效益。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发适销对路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和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需求。

(3)健全社会福利制度

呼吁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根据老年人特殊需要和老年人自身特点,提升老年养护、医疗、康复和娱乐等方面的物质和服务水平。制定实施老年人照顾服务项目,鼓励地方丰富照顾服务项目、创新和优化照顾服务提供方式。着力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确保人人能够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制度。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创办老年学校,为老人继续受教育提供方便。

(4)健全社会救助制度

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按规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社会救助制度保障范围。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逐步将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纳入救助范围。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加强对老年人的“救急难”工作,按规定对流浪乞讨、遭受遗弃等生活无着老年人给予救助。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有关政策要求,确保现行扶贫标准下农村贫困老年人实现脱贫。

4、健全医养结合体系

当前我区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占老年人口比例近20%,虽然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上级规定标准,增长率也逐年提升,但是护理型床位数并不高,医疗和康复设施在养老机构中覆盖率也并不高,且主要集中在大祥区,医疗养老服务供给总量与老龄群体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相比杯水车薪,“一床难求”现象屡见不鲜。同时,专业护理人员缺少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专业服务水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护理人员专业服务水平差、服务水平低,费用不低的现状,使得需要护理服务的老人“买不到服务”,也“买不起服务”,难以支撑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建设,更难以托起整个养老行业的发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待遇偏低、缺乏明确职业发展路径等因素导致养老专业护理人员流动性较大,不愿意从事养老护理职业岗位;另一方面是由于持证上岗制度缺乏、机构培训负担较重等因素导致养老专业护理人员培训不足。因此,医养结合需要在推进护理型养老机构和护理型床位“硬件”基础上,更需要在专业护理人员培训与护理队伍培养,提高医疗与养老服务水平和质量等“软件”上面下功夫。一方面,我区要针对这一部分人群的刚性需求,在不批准新增医疗资源的前提下,整合养老服务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将一些闲置和低效运转的医疗卫生机构适时适量转化为老年护理院,放缓对一般性养老床位的建设,在原有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指标(35‰以上)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型床位拥有率的指标,加大对护理型床位的建设。另一方面,区政府要通过开养老服务市场,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促进整个养老产业的形成,让从业人员主动从事养老职业岗位;国家和地方政府要重视养老专业护理人员的培训,建立从事护理服务的养老从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推进技能等级管理认证,完善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标准和操作规范;探索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建设引导资金,落实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专业护理人员培训补贴、职业技能补贴,以减轻机构培训的负担;鼓励职业学校设置护理照护等与养老服务相关的课程和专业,推进职业院校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建设,使“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趋向专业化与产业化,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的水平。

三、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基本任务

(一)改革完善疾病预防工作机制。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为此,首先要建立稳定的疾病预防体系建设的投入机制,改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基础设施条件,包括实验用房、业务用房、保障用房、办公用房,以及配备常规工作、基础性工作、特殊工作需要的设备设施。二是要明确辖区内医疗机构、区直各部门的职责,建立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机制。三是要建立以区疾控中心和大型专科医院为骨干、辖区内医疗机构为依托、乡(镇)卫生院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底的防治结合体系,形成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四是要建立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的医防协同新机制。五是要建立适应现代化疾病防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稳定疾控人才队伍。

(二)加强监测和提高应急反应能力。我区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早发现”排在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四早”的首位,是及时处置突发新发传染病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我区要在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基础上,改善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提高实时分析、集中研判能力,发挥基层哨点作用,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三)建立应对预案体系。要建立稳定的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治、实验室检测、社区指导、物质调配等应对重大突发新发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案体系,包括党委政府定期研究部署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宣教工作机制、强化基层卫生人员知识储备和培训演练机制、加强流行病学调查专业人员专业技能和实验室检测能力机制、提高医疗救治水平等处置能力建设。

(四)抓住机遇,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我区疾病预防工作还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包括专业人才匮乏、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服务能力不足、服务水平不高等方面。我区要抓住此次国家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历史机遇,在充分利用中央、省级财政资金的同时,加大本级政府财政资金配套投入,使我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实现赶超、实现历史性跨越,为应对突发新发传染病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全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有力保证。

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履职、依法处置的能力。

(二)完善专业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疾控队伍,使疾控人才进得来、稳得住、靠得上。

(三)按照国家政策规划文件要求,履行政府责任,扎实做好疾控人员编制、经费、工作环境、设备设施等基础性工作,满足应对突发新发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有效处置的工作需要。

(四)重视现代科技的应用。加大科技投入,充分发挥新技术新技能在疫情监测、预警、流行病学调查、医疗救治、物质调配等工作中的作用,提高疫情处置能力和效率。

(五)发挥中医药作用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充分挖掘传统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特殊作用,推动中医药传承发展。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到卫生防疫工作中来,推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现代化。

(六)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从战略高度谋划建设。近20年来,从2003年的非典(SARS)、2009年的猪流感/甲型H1N1流感、20092010年西非脑膜炎、20132016年的西非埃博拉、2012年至今的海地霍乱、2011年至今的刚果麻疹,到2012年至今的呼吸综合症,直至今年的新冠肺炎,无一不给人类生存造成致命威胁和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所以我们必须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疾病预防工作的重大作用,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疾病预防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才能在重大疾病发生时从容应对,才能有效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才能使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如期实现健康中国建设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 双清区人民政府  承办:双清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电话:(0739)-5261509 网 址: www.shuangqing.gov.cn
湘公网安备 43050202000132号 湘ICP备20009005号 网站标识码:4305020001 地址:邵阳市双清区宝庆东路
主办单位:双清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双清区行政审批服务局